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,身之本在心,心之本在孝。孝者,是天之经,地之义,百行之本,人伦之至极,世上万善之源也。孝者,始于侍奉双亲,中于为国为民,终于立身。为人能孝,则居处庄重,于国于民忠诚,于职责敬慎,于朋友守信,于事临危不惧;则能推己及人,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《孝经·开宗明义章》有言:“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”羊羔跪乳,乌鸦反哺,人若不孝,禽兽不如!
义者,宜也,即合宜的道德、行为。万物有适宜与否;万事有可以与否;处之因其制宜,使合于人心,当于物理,而不可更改,此谓义道也。生活中,往往“义”“利”并存。义,是天理之公;利,是人欲之私;二者如冰炭相反。然一于义,则利自在其中。如以义为心,则事必无不宜。不惟宜于已,也宜于人,人己两得其宜,何利如之?若唯利是图,则利于己,必害于人,于是争斗攘夺,岂能独享其利!君子存心于义,小人存心于利。事得其宜,则利在其中了。所以君子惟言义,不谈利;小人惟言利,而不顾事情宜与不宜。君子所见者大,小人所见者小,所以君子见得思义,义所不当得,则不敢以苟得,于是义足而兼利;小人利欲熏心,见利忘义,见利忘乎所以,于是义失而利无。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不妄取一毫,是为义也。
孝义相及。人于家事奉父母如得其宜,则于外遇事必思其义。天下人心如惟存孝义,则利己利人,利国利民,何忧社会不和谐,何愁天下不大安!